水书

教学分享 | “泐睢”——基于水书文化的科普设计


研究课题:《“泐睢”基于水书文化的科普设计》

作者:詹凯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科普硕士)

指导教师:陈楠 教授


毕设选题 · 水书文化

第一次接触水书文化是在读陈楠老师著作《汉字的诱惑》的相关章节,一下子就被水书的神秘与优美所吸引。2016年,我考取清华美院科普方向艺术硕士,并非常幸运的成为陈楠老师的弟子,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科普传播的特殊定位使我在导师的指导下接触了包括视觉传达、产品设计、展示设计与信息艺术设计等各个专业的相关知识与作业训练。同时,在陈老师的指导下也特别关注学习古文字的相关知识与古文字文化传播设计创新实践。“设计实践一”和“设计实践二”课程、以及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交换学习期间都以文字的传播与推广作为课题主体。最后,将毕业设计选题锁定“水书”的推广设计。希望通过水书文化的科普推广设计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为古老的水书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 水书

前期调研 · 知识整理


2018年10月我到三都水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调研。感谢陪同我一起去贵州的李同,特别感谢调研中帮助我们的吴茂华局长、潘朝霖教授、杨老师等热情的水族朋友们,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实地调研中,感受到水族朋友的质朴和热情,期待下一次与你们相聚。

▲ 热情帮助我的水族朋友


水书是水书先生手写抄录的,大多数水书装帧精美,排版讲究,每一个字都倾注了水书先生的心血,可以在水书中看得出水书先生们虔诚的心,以及水书先生对水书文化的尊重。


▲ 三都县水书档案馆的水书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调研期间刚好赶上水族的端节,水族过端活动丰富,非常热闹。在牛场的跑马活动现场可以感受到一种远古的力量,充分的体现了水族人民的勇气和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尊重。


undefined

▲ 端节牛场跑马活动


水书由有形的外在形式和无形的内在形式两部分有机结合而成。有形的外在形式包含水族古文字以及书籍;无形的内在形式是保留在水书先生脑中的相关的民俗事象。

undefined

水书文化博大精深,经历了近千年的复杂演变才发展到今天的版本,水族的迁徙史成为水书文化历史的烙印。


undefined

▲ 水族迁徙地图


水书中蕴含着质朴自然的的艺术气息,且大多数水书都是象形文字,水书在象形文字中线条灵活随意,形象夸张大胆,精炼的线条流露出古朴的象形美。


▲ 水书象形美


水书主要用来记录水族的民俗事象,文字数量较少,因此会配合相应的版式和图画进行说明,为了便于理解而创造,从而形成了水书独特的实用美。


▲ 水书的实用美


水书中的装饰纹样让水书呈现一种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书中恰当地运用装饰元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很有特点的水书装饰美。


▲ 水书的装饰美


“泐睢”基于水书文化的科普设计实践


水书文化的设计要从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同时努力才是真正的传承。传承的“传”,是传递传授的意思。“承”是继承的意思。创新起源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 基于水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我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行思考,将“泐睢”科普网页、科普衍生品、“水书信‘互动设计三个主要内容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形成“泐睢”品牌,建立水书与生活的联系,用创新的方式传承水书文化。



1. “泐睢”水书科普网页设计

网页中包含采访和实地调研的视频和图片以及水书研究成果,其中水书转换器的设计,实现水书与汉字相互转换的功能,方便观众快速查找水书文字,通过“泐睢”水书科普网页设计向观众展示真实的水书。


▲ “泐睢”水书科普网页设计框架



2. 水书文化科普衍生品设计

基于水书文字的发展史,结合三都县水族自治区的旅游产品进行创新设计通过水书文化科普衍生品的设计将水书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undefined

▲ 基于水书发展历史的科普衍生品设计


水书中的二十八星宿是图画文字呈现一种自由的稚拙的童真的美感,我希望在设计中保持水书的这种原始风格,并结合现代的抽象画进行创作,设计新的水书·二十八星宿插画。结合二十八星宿的文化内涵,设计可以让观众与产品有互动感的衍生品


▲ 水书·二十八星宿插画



▲ 基于二十八星宿插画的衍生品设计


我选取水书名词绘画插图,在绘画过程中依照水书文字的字形,通过插画与水书文字叠在一起的方式带领观众感受水书的象形之美。并将插画应用于日历的设计中,水书日历不仅可以传承水书文化还很实用。


▲ 水书科普日历设计


《六十龙备要》是三都自治县档案馆馆藏水书珍贵典籍,内容是按照六十甲子年的顺序对水书重要吉星条目分类集合汇编。我选用《六十龙备要》的吉星条目进行了书签设计。

undefined

▲ 水书书签设计


马尾绣是水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次设计实践中我设计了五个马尾绣的图案,感谢应丽马尾绣的水族姑娘手工刺绣,经过制作装裱,形成马尾绣的装饰画产品,具有民族特色。


▲ 水书+马尾绣设计



因为马尾绣是纯手工制作,成本较高,作为旅游纪念品可能价格偏贵,出于产品大众化的思考,我将设计的图案制作成印章,降低了成本,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将水书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小物中。



▲ 水书+马尾绣印章设计


水书有属于自己特点的版式,我将水书较为常用的版式进行总结,并将总结的网格赋予相应地功能,应用于日常的笔记本中,设计基于水书版式的笔记本。

undefined


▲ 水书网格笔记本设计


3. “水书信”互动设计

文字为沟通而生,我认为水书有通用的可能性,因此在展览期间通过调研问卷的方式对水书文字的识读性进行分析。


▲ 水书识读性测试


在设计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水书应用起来,因此在展览中加入水书信互动设计,在“水书信”互动中探索水书应用的可能性,传承水书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希望未来水书文化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 “水书信”互动设计


展览现场





感 恩

我觉得毕业设计是人生一个特定阶段的学术总结,在研究生的三年里,导师陈楠老师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我,使我受益匪浅,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一直把陈老师当作人生导师,所以在毕业创作阶段我努力做好每一个研究与创作的环节,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在毕业设计的创作过程中,陈老师鼓励我将文字学知识与艺术设计推广加以结合作为毕业设计的方向,不断激励我突破思维限定,不要停留在几何化字形设计等既定表现风格之上,建议建构一个水书设计系统,将其纳入古文字艺术设计大的线索上加以探索。经过不断的修改和深化才形成现在的“泐睢”。

感谢三年来遇到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让我时刻感受到爱与温暖,感谢毕业设计实地调研时给予我帮助的热情的水族朋友们,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无论任何时候都会支持我的选择,帮助我鼓励我,有他们作为我坚强的后盾,我会勇敢的走出每一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这三年学习时光将成为我最难忘的回忆。


▲ 展览现场

▲ 作者与导师合影

▲ 观众留言

要感谢的人太多,我会心怀感恩,继续前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邮箱:9244050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