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野玫瑰   清华吐芬芳

——清华大学“中国女书展”后记

 

 

  编者按:今年(2004)清华大学校庆期间,由人文学院和图书馆共同举办的中国女书研究会暨中国女书展于4月16日-4月26日,在图书馆新馆陈列室展出。此次展品主要分为女书作品原件以及女红、扇面、照片、书籍、拓片和书法条幅等八类,共计近500件。先后共有近2000人次参观了展览。女书展期间,应参观者要求,清华大学中文系赵丽明教授还作了“潇女绝唱——女人、女书、女字”的专题讲座。作为清华大学93周年校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一,女书展及女书讲座等系列活动,在校内外反响都十分强烈,清华学子为祖国有如此神奇的文化感到自豪,并为女书的进一步研究献计献策。
                                 

前言


  “女书”是指在湖南省江永县东北部上江乡一带,当地妇女自创使用的一种性别文字。当地妇女把方块汉字称作“男字、男文、男书”,把她们自己使用的文字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作品叫做“女书”。从字形上看,“女书”文字呈菱形,与传统汉字十分相像,只不过有所拉长和变形。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女书研究专家赵丽明教授认为,有80%的女书字形上与汉字有血缘关系,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女书文字是音节字符表音文字,即用汉字的变异形态记录当地汉语土话,是一种介于表意文字与音素表音文字间的过渡文字。

  女书具有语言学、文字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价值。目前只有一个半自然传人(阳焕宜1909出生、何艳新1940出生),濒临灭绝。50年代中期,即有人注意到“女书”并予以初步报告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世界上现存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大多数人对于“女书”,仍然是“只闻其声,而未见庐山真面目”。清华大学作为最早发掘研究女书的高校之一,近二十年来从乡村田间搜集了大量珍贵的女书藏品,从太平天国时期的女书铜钱“天下妇女,姐妹一家”的拓片到2003年女书老人在清华用女书创作的《非典歌》;尤其是最近收藏的一套《三朝书》,具有极高的历史和学术研究价值。这次清华大学“中国女书展”是这批丰富的女书藏品首次与清华师生见面,也是献给清华九十三岁华诞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十周年院庆的一份贺礼。

 

一  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是清华女书研究的坚实后盾

 

  清华大学作为最早发掘研究女书的高校之一,近年来相继取得了一系列前沿性研究成果,如《女书——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女书集成》、《女书与女书文化》等。1991年由清华大学牵头,全国妇联、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和当地政府合作召开第一次全国女书学术考察研讨会。1995年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清华大学与日韩学者合作开设“东方女性文字”专题论坛,中日韩三国学者进行演讲;并在清华大学召开“东方女性文字学术报告会”。1999年清华大学召开第一次汉字传播学术研讨会,明确了女书是汉字在应用与传播中的一种变异形态的学术定位。2003年清华大学召开“汉字传播暨中越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标志着女书已进入数字化研究。

  自2002年起,清华大学又为女书研究设立了SRT项目(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即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作为最早的女书研究者之一,中文系的赵丽明教授说,“真的很感谢学校对我们这项研究的关心。没有学校和人文学院领导的支持,就不可能有一系列女书研讨会的顺利召开。没有SRT项目,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同学参与到这项研究中来。清华女书研究能有今天的发展是与领导的支持分不开的。”

  “女书展”期间,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人文学院院长胡显章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女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清华师生为此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表达了清华大学领导对女书研究的一贯支持。校领导贺美英教授、校办主任白永毅教授也先后参观了“女书展”。贺美英老师在参观中肯定了清华女书研究的成果,并建议对女书原件要给予必要的保护,避免一些珍贵原件遭到破坏。白永毅老师现场办公,拟将中文系赵丽明教授个人收藏的大量珍贵女书藏品收入清华博物馆保存,赵丽明教授说:“我收藏的女书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二 “女书是深山里的野玫瑰”

 

  著名文字学专家周有光先生曾这样评价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男女之间还没有平等可言,女人需要用这种女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此次女书展期间,已99岁高龄的周老由于身体原因未能亲临现场,但当他看到《阳焕宜女书作品集》时,连连称赞“这本书真好!”,并亲笔写下了“女书是深山里的野玫瑰”。

 

  在4月16日中国女书展开幕式上,同时宣布中国女书研究会成立。中国女书研究会是在彭佩云、季羡林、周有光等专家的关心指导下,在清华大学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清华大学的一些学者,以及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当地学术部门、有关领导共同发起筹备成立的。该会为中国民协的专业研究委员会。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任名誉会长。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清华大学图书馆、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20多位学者出席了成立大会。并召开了中国女书研究会第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介绍、讨论了女书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计划。专家们指出,对女书科学抢救、合理开发是当务之急。开发旅游的前提是尊重历史原貌,珍惜爱护文化品牌。中国社科院的语言所副所长董琨针对日本中国女书研究会还指出,研究女书的中心应当在中国。   

  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曾盛赞女书道:“女书实在是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表现”。“——能不让人们,特别是我们男子汉们敬佩到五体投地吗?这难道不能够惊天地泣鬼神吗?”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的金运昌先生在对部分女书原件进行时代鉴定后,挥毫写下“潇水秀气,汉字奇葩”,赞美女书的灵秀之气。

  一些外国朋友也参观了展览。挪威奥斯陆大学中文系教授艾陆德(Halvor Eifring)在女书展的留言簿上写道:“看了清华大学的女书展,感到价值非凡,真希望以后还会有机会让学者和社会大众来看看和研究这些资料。女书文化对于国际学界的性别研究和亚文化研究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对研究文字的学者来说也是很独特的材料,希望能经常展出来与大家共享。”

  我校美院的数十名师生参观了女书展,听了女书讲座,女书文字与女红制品的相互影响给了他们美术专业上的启发。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当歧教授当场表示,欢迎到美院展出,将会拓展研究和开发。

  中央电视台、《中华读书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清华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清华大学“中国女书展”进行了采访报道。

    

三 清华师生谈“女书”


  
  女书展期间,我校师生、清华校友以极大的热情参观女书展,倾听女书讲座,现场反响和校园网讨论都很热烈。现将部分留言摘录如下:


(一)如何看待女书  
  同学们从女书展中了解到,“女书”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它背后蕴藏了丰富的“女书文化”,从而激发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不经意见到了女书,感觉到的是一种新奇,毕竟祖国广大辽阔,滋养出各种优秀的文化。”(数学系 易培)
  “女书真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法学院 张秀强)
  “女书堪称中华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希望这一文化遗产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让世界和中华民族自身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未署名)
  “真是有意思的一种文字,绝对是一种智慧的创造。”(物理系  王京阳)
  “发掘中国古代瑰宝,清华功不可没。”(工程物理系 曾龙)
  “文化是历史最深厚的积淀,女书正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新闻传播学院 朱轩彤)
  “再次验证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同时也是一种艺术。”(自动化0字班  沈震)
  “中国的女书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瑰宝,我们为它而自豪,愿中国的女书能被更多人了解。”(化工系  马帅来)
  “第一次见到女书,感觉一种美,一种力量,愿社会上的有识之士让这种美流传于后人,让更多的人感受这种震撼。”(材料  钟)

  还有一些同学从女书引发开来,增强了对自己家乡文化的保护意识。
  “在北京看到湖南女书的真迹,作为半个湖南人,很幸运。”(历史研  谢)
  “作为一名瑶族同学,并且我自己也是来自永州,从小就知道女书这种特殊的文字。今天特地第三次来看了女书的展览,我自己作为一名瑶族同学感到自豪,亦希望能保留好这种特殊的民族财富。”(法03  李敏)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南部临漳县,这是西门豹治水的古邺之地。当地很多民歌、民谣。如果可以搜集,应该也是一种文化。”(力工3  谷振丰)
  在女书讲座中还有一位同学提到自己的家乡在福建,当地一些客家话也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应如何保护。

  对于女书的历史价值,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还在女书展留言簿上就此展开了讨论,我们姑且不论孰是孰非,至少这种对女书研究的热情与思考探索,展现了“人文清华”的精神。
  “另一种文字,女性的觉醒,也是女性的弱者地位的体现。”(尹湘毅)
  “首先,这是文字史的重要补充,其中几位老师的辛苦有目共睹,在社会学意义上,女性终于可以“自己说话”,很让人感慨,希望沿着这条路,能汇集成一部中国的《第二性》,我们的女性史。”
  “……很希望能留住,保存好这一特有的文字和文化,让它不至于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失落!我以为我们的责任就是如何尽所有可能,利用所有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利用最生动丰富的形式将它真实地记录、表现、弘扬和传播!”
  “……女书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只有在属于她的那一段历史中绽放!”(生物医学工程系 za)
  “首先,我的感觉是女书已经也只能作为一种历史来为后人所瞻仰了。……但是即使是一种历史,我们也要好好保护,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历史,它为我们再现的是一段时期一定范围内妇女的生活图景和她们头脑中深层次的东西——思想。其次,女书的濒临失传对我的感受除了惋惜,更多的是一种坦然。女书的产生是妇女们表达自己感情、互相交流的一种需要,也是对自己卑微的地位的一种抗争。而历史发展到现在,随着现代教育的传播,女书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这是一种融入外面世界的必然结果。从这种意义上说,我觉得女书的失传是一种进步……”
   “今天无意中闯入了这个古老而又神奇的女书世界,也竟是自己的一份意外所得。清新、悠远的气息扑面而来,希望女书这一珍宝,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她的魅力。”(新闻与传播学院  仇檀)
  “文化乃历史的沉淀,一个民族不能割断历史而存在。因此,我们应该从女书这种文化现象中挖掘出更多的东西。从内涵上讲,女书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但这并不能掩盖女性在人格及语言权利上的追求……”(机研2  谭金权)
  “女书文化值得更深入的研究,或许对当地历史、文化沿革和文字符号研究有帮助。”(邵力)
  “感觉很玄虚,文字是表达信息的载体,可以用女书来传递军事信息,一般破译性应该不会很大。”(梁玉珽)

 

(二)如何保护、认识、研究女书
  女书展期间,相当多的参观者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到湖南江永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女书的认识、保护与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显示了清华学子很高的人文素质。
  “建议适当时候可组织广大同学前去参观,提高女书的知名度。”(土木博  唐亮)
  “我觉得这个文化可以借鉴云南丽江的发展模式,首先,一个文化要受到保护,可以找更多专家研究,并在媒体上加大宣传,以深入地发掘文化内涵。同时我想是否可以像丽江那样引入旅游开发,使外地人更多地了解这种文化。同时,本地人也会感到一种自豪感,会自觉地去传承这种文化。自然也就会去学习它。”(热能系  周志培)
  “关于保护①纸、布等材质的女书应注意防潮、防蛀、防风化变质,防颜色变浅不易识别等,所以要采用合适的保护条件;②一般情况下,可以以影印件或照片示人。……”(环境系  郭颖)
  “但愿女书不会像美印第安人土著语言那样被迫消失。女书——中华民族史的异样风采,真切希望它能长留永存。”(外语系  孙)
  “建议发动我校研究生及学生组织沿当年‘湖广填四川’的路线展开调查,因为妇女怀旧或许令在沿线留下女书的线索,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征求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并得到社会的资助。”(物理系  李兴中先生)
  “可以结合后现代的解构主义,体现女书存在的挑战中心和话语霸权的意义。”(机械系  董宇迢)
  还有一位不知名的同学,留言建议将《阳焕宜女书作品集》的女书字放大,采取原文与译文页页对应(一页女书,一页译文)或逐行对应的方法。

尾声

  作为我校女书研究阶段性成果的一次展示,清华大学“中国女书展”系列活动圆满结束了,但清华大学女书研究工作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广大师生的热情参与,是对女书研究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励。目前清华一方面尽最大努力保存女书的原生态,进行文本整理,建立女书数据库;另一方面还实现了高于女书作品的多媒体再创作。赵丽明教授说:“女书能在清华展出,得到宣传,我认为有着比学术探讨更深也更广的意义。”
愿“女书”这朵“深山里的野玫瑰”在清华园扎根发芽,愿水木清华“人文日新”。

  (张丹、吴默  2004年5月1日)

 

 

 

更多相关图文:
1.失传与失真:女书的濒危与重生 

2.相关照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邮箱:924405036@qq.com